试论乡村医学
开展乡村医学研究是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提升农民健康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任务。研究团队在明确乡村医学研究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现状,以乡村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通过“建体系、搭平台、理机制、强队伍”等方式,开展乡村卫生政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提供支撑。
延安时期卫生运动与政治现代化转型:对《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考查
抗战时期,边区卫生运动的群众性社会动员成为其显著特征和取得成绩的原因之一。从政治现代化转型角度看,群众动员在乡村社会的深入性和影响力,推动卫生成为一种新的公共利益在基层社会被广泛传导、识别和认可,形成的社会秩序准则和行为标准,塑造了农民个体政治观念、情感倾向和行为选择。农民个体接受民主政治训练,增强政治意识观念,加强了对共产党的政治支持和情感纽带。卫生运动在社会治理功能之外,具有政治传播的功能。延安时期卫生运动背后的政治属性功能揭示了,近代中国卫生知识传播及其背后的政治意志、社会动员和意识形态变迁,构成近代中国国家建构中的重要因素。
跟骨的故事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以“跟骨”自述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因工作劳累形成骨刺的疼痛经历及就医过程,体验了智慧门诊的便捷,如手机挂号、云影像解读等,选择了微创手术并享受了双向转诊服务。通过就医经历展示了智慧医疗的高效与便利,科普了智慧医疗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正逐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
建国75年我国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用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全世界约六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看病问题,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建国初期到新时代新阶段,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健康中国建设的坚实基础。
基于LDA模型的乡村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导向研判
目的:探究1990-2023年我国乡村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热点。方法:以1990-2023年中国知网有关乡村医学教育有关的709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标题和摘要为文档语料,通过一致性指标和pyLDAvis可视化建模结果确定最佳主题个数,采用LDA主题模型实现主题聚类,并通过主题强度和阈值确定研究热点。结果:基于LDA主题模型研究发现1990-2023年乡村医学教育领域研究主题有4大类,分别是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乡村振兴与高职医学生培养、农村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热点为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和农村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结论:4大类主题间分类清晰,代表我国乡村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方向;目前对农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农村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主题关注较多,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新医科和人工智能普及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和继续医学教育将会迎来新的挑战。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家庭妇女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贫困地区妇女实施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总结贫困家庭妇女掌握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参加职业培训班的318名贫困家庭妇女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用现场考核的方法评价培训前后急救技能掌握情况。结果:贫困家庭妇女培训后急救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00),急救技术操作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00)。结论:对贫困家庭妇女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提升贫困家庭妇女再就业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加她们的自救和他救信心,因此需要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贫困治理视野下文化扶贫建设的多源流梳理
本文系统梳理了了我国文化扶贫建设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析了文化扶贫建设的理论源流是马克思反贫困学说,阐发了文化扶贫建设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养分,探讨了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扶贫建设相关理论,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力量。
二苯乙烯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器官段培养方法,以同型半胱氨酸和不同浓度的二苯乙烯苷共同处理血管段,用DMT Myograph动描计系统记录在K+、PE、5-HT缩血管物质的刺激下离体血管张力的变化;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HHcy模型组、二苯乙烯苷低剂量组(40mg/kg)、二苯乙烯苷中剂量组(80mg/kg)、二苯乙烯苷高剂量组(160mg/kg)共5组。治疗结束后,ELISA法检测血中AngⅡ、AD、NE、5-HT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组小鼠主动脉和微动脉血管形态结构、血管平滑肌纤维及胶原蛋白沉积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二苯乙烯苷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二苯乙烯苷可降低HHcy模型小鼠血中AngⅡ的水平;二苯乙烯苷给药后,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微动脉血管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微动脉血管的弹力纤维增加。结论:二苯乙烯苷可降低Hcy引起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抑制此类物质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降低HHcy模型小鼠AngⅡ水平,还可改善HHcy引起的微动脉损伤,且其对微动脉的保护作用明显强于输送血管。
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
目的:采用 2019-2021 年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统计数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方法:按照规范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计算每千人口基层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每乡镇卫生院年均出院人数、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 7 项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将得到的权重与 TOPSIS 法结合得出各项指标值与最后选择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 Ci,依据 Ci 排序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熵权法对 2019-2021 年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各项评价指标计算权重可知,每乡镇卫生院年均出院人数权重最高、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次之;通过熵权 -TOPSIS 法对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评价,2019-2021 年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排序结果依次为 2019年、2020 年和 2021 年。结论:每乡镇卫生院年均出院人数对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影响最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升。
智慧医疗:跨越距离的健康守护
本文运用剧本的创作手法,描述了在现代化三甲医院门诊大厅,实习生小张帮助从青山县赶来的中年女士李阿姨使用智慧医疗系统快速挂号、并介绍智能手环监测、大数据平台分析用药记录等高科技设备,展示 5G 急救车模型、手术机器人和发药机器人等未来医疗技术,还针对李阿姨老伴的糖尿病问题,建议使用医院 APP 绑定智能血糖仪。通过剧情的推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了智慧医疗的便捷和高效。